开学了,对于那些刚上小学的孩子的父母,最为担忧的就是孩子能否适应新的学校生活,父母该注意什么问题?有二十年教龄的济南高级教师徐研,为父母们提出了建议。
鼓励孩子迈源于信第一步
徐研说,她每次带小学一年级的新生,班级里都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孩子,一种时刻都兴高采烈,一种一直怯生生的,这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。对此父母必须要多鼓励孩子,让他们增强自信心,掌握怎么样与人交往。
一直问孩子“今天考了多少分,什么地方答错了,是第几名?”何不改为“你今天在学校认识新朋友了吗?学校里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吗?”徐研说,孩子上学后,学习成绩成了父母们最为关心的问题,可分数并不可以说明所有。非常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热情和信心,假如孩子在学校里连最起码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都没,不可以掌握与人交往,无疑会给他们导致不小的影响。
同时也不可以过于过分娇纵孩子,任何事都替他们代办。在现实的学校日常,从小被娇生惯养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不会迁就其他人,比较容易导致交流的不畅。
培养孩子好习惯
“一小学二年级是培养孩子好学习态度的关键时刻。”徐研说她常常会听到不少父母抱怨,“我家孩子如何这么不省心,啥事都要我看着,人家孩子如何那样听话呢”,其实要培养孩子高效学习习惯要从一小学二年级就开始。
第一是要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,这是培养高效学习习惯的先导。譬如说要孩子掌握自己按时起床、按时写作业。让孩子掌握随手整理我们的物品,爱护东西。由于日常马大哈的孩子一般在学习上都不可以做到认真细致。
父母要用各种形式练习孩子安静做事的习惯,譬如说在写作业之前把所有东西都筹备好,给他定好规矩,真的写作业念书时让孩子掌握专时专用,讲究效率,不可以分神。同时阅读也一样,父母可以和孩子一块读些有意义的书,启发孩子的阅读兴趣。
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
孩子上学了,不意味着所有事情都可以推给学校和老师,父母永远都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。怎么样做好这一角色,徐研也有着我们的经验。她说,非常重要的是父母不可以紧抱孩子不放下,要让他们自己掌握体验挫折。
父母在教育孩子时,不可以失去平和、冷静的心态,要掌握“豆腐嘴、刀子心”,要下定决心培养孩子的好习惯,不可以“心软”,嘴上则要多鼓励表彰孩子。